打破国外垄断,国产新材料成为先进陶瓷领跑者

2022-03-02

人民网青岛11月8日电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城区西部的一处产业园,一家陶瓷新材料企业悄然“隐身”在飞速发展的园区建筑群中,很少人知道这就是国际领先、国内重要的陶瓷新材料研发和制造企业——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"瓷兴"),由中科院院士成会明担任首席科学家,清华大学博士崔巍及其团队共同经营,以科技兴国为己任共同组建。

2021年,瓷兴通过燃烧合成法工艺生产的氮化硅粉体预计将实现年产600吨,性能指标赶超国际同类型产品,一举打破国外垄断,填补国内空白,为中国智造贡献重要力量的同时,也为社会创造着独一无二的价值。

探访:大国重器离不开的“白色粉末”

新材料行业是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中明确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,也是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。

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,新材料产业也被纳入山东省全力打造的“十强”产业之一,“十四五”规划将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列入了“九个强省突破”的目标任务。而氮化硅正是新材料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珠。

在瓷兴公司的展览室里,氮化硅粉体原材料及制成的轴承、陶瓷基板等制品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。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,很多大国重器都与这些不起眼的“白色粉末”有关。

“虽然这些粉末看似普通,可事实上,用它们烧结做出的陶瓷制品不仅比钢铁质量更轻,而且比钢铁强度更硬,经得起一千多度高温的烘烤不变形,急冷急热不开裂,并且可以抵挡大部分腐蚀性液体的侵蚀。”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再辉介绍,氮化硅陶瓷是一种“先进陶瓷”,和日常生活用品中碗碟、瓷砖等传统陶瓷的成分、制备方法和性能完全不同,“四高”是它最显著的特性:高硬度、高耐磨性、高耐腐蚀性、耐高温性,因此又被称为“结构陶瓷之王”。

近年来,在手机、电动汽车、航空航天、石油化工、风力发电、机械冶金及科研国防军事技术等领域,尤其是需要在高温高速、高能量密度、强腐蚀等特殊工况下,以氮化硅为原材料制作的陶瓷零部件被广泛使用。


x